當前位置
:
首頁 > 多元育人 > 實習實踐


《我的播音路》 董麗娜
自媒體:董麗娜的聲音世界
董麗娜老師在 2024 級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第一課上用她美妙的聲音為大一新生帶來了大學第一課。她對學生們說“生命也許會有缺憾,但自身的拼搏和社會的進步彌補了我們的缺憾,我希望以自己的方式奉獻社會,用我的聲音描述世界的光明。”視障女孩董麗娜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執著前行,年少時她不甘心自己的人生被早早定義,她想要有更多的選擇機會。于是,她通過各種方法,尋找突破自我的道路。她不僅如愿成為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專業的首位盲人研究生,還成為公益機構的一名教師,幫助更多視障人士學習播音。她用她的真實故事引領著傳媒學院播音專業的同學們,打開他們的藝大門。
《樹立專業信心,點亮明日之路》
麻淑云:中央戲劇學院教授
戲劇影視表演理論與實踐創作

麻書云教授用她自己的經歷講述她眼中的表演:表演作為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是“聲樂”“臺詞”“形體”“表演”等基礎訓練的綜合呈現,每一環節都需要嚴謹完成,最終塑造出一個 叫做“角色”的合格“產品”。麻書云老師表示,演員對文本的熟悉程度、對對手戲演員臺詞的熟悉程度,會影響到演員對劇目的整體把控性;而”形體“課的一以貫之,則能夠幫助演員在實踐過程中,用形體塑造人物,很好地靠近角色。麻老師表示,醇熟的”演技“一定是建立在 日復一日的練習中,需要不斷反復練習才能掌握才能達到能夠在舞臺上、劇組中呈現出足夠的專業性。課后學生表示受益匪淺。

傳媒學院王大鵬副院長稱贊麻書云教授的課堂“傾心、傾力、傾情”,我們很多老師的榜樣,同時王院長也對 24 級新生給予了厚望,他希望同學們能夠“有道德情操、有理想信念、有扎實學識”,做到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國家才有希望。

《影像的狂飆—用攝影機講故事》
馮軒:《狂飆》《媚者無疆》聯合導演,中國影視攝影師學會(CNSC)理事
馮軒導演曾指導過電視劇《狂飆》《我們的新時代之騰飛》《八零九零》《特戰榮耀》 《媚者無疆》;電影《萬物三生》《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大雪冬至》等;MV《北京歡迎你》《300 環之歌》《夢想的光芒》等優秀的作品。在此次第一課中,馮軒老師將他創作《狂 飆》的很多經驗與同學們進行分享,該片用流動式的鏡頭表達為大家展現一種視覺美感,這種流動化的處理也為觀眾帶來了更多深入思考的空間。而談到攝影風格,馮軒老師表示:“整個攝影基調就是跟著演員走,我稱作為創造性的調性”,用藝術直覺來把握當下的時空與表 演,把演員的潛臺詞用影像傳達出來,“作為攝影,不要太多地呈現攝影的功夫、攝影的技巧,最重要的是把故事的內涵、表演的東西呈現出來”,如此,便自然形成了一種黑暗前的光明。


岳繼平副院長從自身人生感悟、課程介紹、專業學習、人文關懷等方面與學生進行了互動,氣氛熱烈活躍,學生對老師給予的殷殷關懷和濃烈期待所取得的幸福感言于溢表。學生所表現的急切的求知欲、高昂的學習斗志和深入的人生思考等開啟了大學學習的良好開端, 眾多學生表示將要以嶄新的姿態踏上人生拼搏征程。

黃鵬書記在“第一課”中表示:歡迎新生的加入,并為學生們講解了學生安全法制教育、 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內容。通過內容的分享使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的責任,提高自律的意識,教育效果良好,達到了此次學習的目標。

《為新時代而舞的中國古典舞》
華偉 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教授 舞蹈教育
華老師面對 2024 級新生道出自己對舞蹈的認知與理解,他認為:舞蹈的動作語言每種 舞蹈類型都有其獨特的動作語言。古典芭蕾強調柔美的擴展和轉動,爵士舞強調動感的擺動 和轉折,現代舞強調自由的流動和創新,街舞強調節奏的快速和動力。要觀察舞者的動作, 理解不同舞蹈類型的動作語言,感受其特點和韻律。同時身為一個舞者,他需要通過動作來 表達情感和思想。要觀察舞者的表情、身體語言和動作的力度,理解他們想要傳達的情感。舞蹈可以表達愛、喜悅、憂傷、憤怒等各種情感,要用心感受舞者的情感表達,與之產生共鳴。同學們表示受益良多。


《認識專業 認識行業 認識未來 認識自己》
晉良子小紅書執行總編輯 畢業于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北京視協短視頻委員會常務理事。長期在國家部委和互聯網企業工作,具有豐富的政策研究、公共事務和內容安全管 理經驗。
晉老師表示網絡與新媒體專是"文”和“理”的結合、藝術與技術的結合、網絡技術 與數字媒體的結合。我們四年之后的目標式培養適應傳統媒體機構、政府機關、事業單位、 公司團體組織急需的寬口徑、復合型信息傳播人才。同時晉老師將工作中的實體案例與大家分享,生動有趣,別開生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