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新聞中心 > 新聞動態

教師技能培訓專題講座

2024年11月20日13:00,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于第一教學樓1111報告廳開展關于“超級AI時代成為數智教師的五種策略”主題講座。本次活動有幸邀請到了未來教育跨界研究者,《超級AI與未來教育》,《元宇宙教育》,《家庭教育心法》作者,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特約研究員,清華美院社會美育研究所學術委員,中關村互聯網教育創新中心專家委員李駿翼老師作為主講人,何湘麗老師、宋曉樹老師共同參與。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院長彭華競、傳媒學院院長王大鵬、傳媒學院副院長岳繼平、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趙芳、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蘇靜出席。此次培訓由人事處、教務處、教師教學發展中心聯合舉辦,由學校辦公室副主任、人事處副處長支安寧主持。

講座伊始,李駿翼老師指出,在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當下,AI與日常生活聯系愈發緊密,且在教育領域將發揮重要作用。北京市教委也曾要求高校教師推進人工智能應用能力與深度教學相融合。
李駿翼老師強調,“數智教學”的關鍵在于“智”。ChatGPT的上線使人工智能融入教學生活,預示著AI在未來五十年將在教學領域迅猛發展。以變形金剛為例,他表示成為“數智教師”需運用“五種策略”。
五種策略
第一種策略為“人物故事”。面對新技術,不應僅了解技術本身,而應從背后人物故事入手。通過介紹人工智能界重要人物,提出要善于挖掘有深度、稀缺的信息,并學會運用AI算法以實現高效決策。
第二種策略是“連接主義”。應告別符號主義中對下定義法的依賴,選擇在事物間建立聯系。如將“ChatGPT”用AI翻譯為“無中生有”“學以致用”“變幻莫測”三個成語來幫助理解與運用,還以教學中共同閱讀的書籍為例闡釋其原理。
第三種策略為“升級理念”。即優化過去的教育理念并借助AI傳播。以孔子和宋真宗的教育理念為例,說明“實用”“務實”“學以致用”是教育理念的精髓,在人工智能時代應繼續發揚。同時指出教師可向AI提問,依據其回答延展思考,從而不斷進步。
第四種策略是“向AI學習”。人類發展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過程,AI并非機械回答問題,而是能產生新思考與發現,因此教師應向AI借鑒學習。
第五種策略為“生命的契約”。教師不能讓學生“空有一身武藝”,自身應在意義感上超越。教師的部分責任和工作內容將被AI優化升級,如外語學習中,學生與AI對話效果更佳,所以教師應教會學生使用AI工具而非僅傳授知識。


此次培訓,在熱烈而濃郁的學習氛圍中結束。通過此次培訓,教師對如何成為數智教師有了明確的、具象化的認識,將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在我校教育教學、以及科研中的運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