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新聞中心 > 新聞動態

智 能 引 領
通 識 無 界
人工智能輔助通識課教育教學學術論壇圓滿落幕
From KEDE university
本次論壇以“智能引領·通識無界”為主題,緊緊圍繞“人工智能技術在通識課教育教學中的融合應用”展開,通過專家的解讀與闡釋,助力我校的通識課教育教學新發展。
論壇的核心目標是通過搭建學術交流平臺,促進專家學者、一線教師及業界專家之間的深入交流與思想碰撞,共同探討人工智能如何助力通識教育創新,實現教育個性化、智能化,滿足學生多元學習需求,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效果。

SUMMIT CONCEPT
會議概覽
論壇由國際文化學院大學英語教研室主任陳美容主持。西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院博士生導師楊鴻武教授、北京體育大學體育工程學院博士生導師沈燕飛教授、科大訊飛高校研究院院長兼訊飛高校方案咨詢部首席架構師李禮先生擔任論壇主講專家。論壇開始前,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王萬良校長親切接見了論壇專家,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周瑛副校長、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國際文化學院王志院長、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人工智能與科學學院樊磊院長,以及國際文化學院全體教師及學生代表,共同見證了這一學術盛事。

OPENING CEREMONY
開幕儀式
開幕儀式上,周瑛副校長首先對三位蒞臨現場的專家表示熱烈歡迎與誠摯敬意。她指出,專家們帶來的前沿成果、資源和尖端技術,對我校構建與優化人工智能通識課程體系,加快推動教育教學改革步伐意義重大。周瑛副校長還概述了我校在探索人工智能對教育領域影響方面的初步嘗試,尤其提到今年成功開設的AI技術通識課程。她期望專家們為我校教學改革提供寶貴建議,相信通過攜手合作,定能開創教育事業新篇章。

EXPERT INTRODUCTION
專家介紹

隨后,陳美容老師對三位專家的學術背景和研究成果及獎項做了逐一介紹,讓與會者對專家們的成就和目前的研究情況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EXPERT LECTURE
專家講座
互聯網教育數據學習分析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副主任、中央電化教育館人工智能教育工作組組長楊鴻武教授做了題為“人工智能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與挑戰”的專題講座。

楊教授首先深入淺出地對人工智能進行了全面概述,著重闡釋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核心理念及其獨特魅力。隨后,他詳細介紹了人工智能在英語教學領域的廣泛應用。從教師的角度來看,大模型能夠極大地助力教學準備,如自動生成教案,同時在輔助學生學習英語方面展現出巨大潛力,包括快速查詢單詞、精準糾正發音、高效評閱作文等,從而有效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實現作業自動批閱,提升備課效率。對于學生而言,人工智能則意味著個性化學習的實現,使得學習不再受時間、地點限制,能夠在各種場景中享受交互式的英語學習體驗。然而,楊教授也敏銳地指出了我們當前面臨的挑戰。教師需不斷提升自身的數字素養,增強對人工智能技術的理解與感知能力。同時,技術本身存在局限性,若使用不當,可能帶來負面效應,如學習成效不佳的學生可能過度依賴大模型,導致思維訓練不足,作業真實性難以保證,以及語言教育在促進學生社會交往方面的獨特價值可能被削弱。另外,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內容可靠性也是一個重要問題。面對這些挑戰,楊教授提出了一系列應對策略。他強調,應著力培養師生對真實信息的甄別能力,通過交叉驗證不同來源的數據來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同時,建立學科知識庫,以此為基礎訓練大模型,確保內容的科學性。在教學設計上,應融入更多思維訓練環節,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此外,還應積極探索教師與生成式人工智能協同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兩者的優勢。最后,楊教授呼吁重視學術誠信,建立健全法律法規體系,以規范人工智能在高校教育中的應用,確保其健康、有序發展。

隨后,北京體育大學體育工程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沈燕飛教授做了題為“智能體育:重塑體育學習體驗”的專題講座。

沈教授以奧運會為例,生動闡述了體育與人工智能融合發展的宏大背景。他指出,從奧運會開幕式上壯觀的無人機表演,彰顯出國家高科技的雄厚實力,到人工智能在體育賽事中的廣泛應用,無一不預示著這一交叉領域的無限潛力。在深入探討人工智能于體育領域的具體應用時,沈教授強調了運動員選材過程中對于大量人工標注語料庫的依賴,以及人工智能在確保每位運動員獲得平等競爭機會方面的重要作用。他以網球、跑步、跳水等項目為例,生動闡述了人工智能如何精準介入體育訓練,為運動員提供個性化、高效化的指導方案。此外,沈教授還提及了人工智能在助力賽事運行方面的卓越貢獻。以北京冬奧會為例,數字孿生技術的成功應用,不僅提升了賽事的智能化水平,也體現了國家對人口老齡化與主動健康應對研究的重視與投入。同時,人工智能還通過視頻轉播技術的革新,讓觀眾能夠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觀看比賽,極大地提升了賽事的參與度與觀賞性。在談到運動測評與表現分析時,沈教授強調了個人應成為主動健康的管理者,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的輔助,實現更加規范、有節奏、科學的運動。同時,他也指出了與楊鴻武教授所提及的類似挑戰,即如何合理利用人工智能,避免其帶來的潛在風險與負面影響。對此,沈教授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他主張應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優勢,將其融入體育運動的各個環節,以增強體育的規范性、科學性與趣味性。通過這一方式,我們不僅能夠推動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還能夠為人們的健康生活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保障。

科大訊飛高校研究院院長、訊飛高教方案咨詢部首席架構師李禮先生做了題為“人工智能時代的AI素養與高校創新人才培養”的專題報告。


MEETING SUMMARY
會議總結
論壇最后,王志院長為本次論壇做出了總結發言。王院長對三位專家致以衷心的感謝,并高度評價了講座內容的豐富與精彩。他用英語概括性地提煉了四個核心要點:人工智能的本質、其能力范圍、對人類社會的貢獻,以及我們應如何有效應用。王志院長指出,盡管當前仍存在諸多未知與疑問,但通過持續學習,我們必將獲得深刻的洞見與收獲。他鼓勵在座的每一位教師和學生積極探索,深入鉆研人工智能在教育等領域的融合應用與發展潛力。

本次論壇的三位專家,從不同視角詳盡地展示了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面臨的挑戰以及應對策略。這些深入淺出的講解,為學校推進人工智能輔助通識課教育教學創新提供了寶貴的思路與方向,激發了我們對未來教育模式的無限遐想與探索動力。此次論壇的成功舉辦,不僅為專家學者們提供了一個交流思想、碰撞智慧的寶貴平臺,也為學校推進人工智能輔助通識課教育教學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將在人工智能與教育的深度融合道路上實現“跟上隊、不掉隊、有突破”,從而走得更遠、更穩、更精彩!